在一个健康的社群中,普通用户的活跃是非常重要的。他们的每一次点赞、评论、赞赏,都能鼓励并激发更多的用户在社群中进行高质量的分享和创作。
更活跃的星球也会有更浓厚的共同目标感,大家共同学习、互相比较,每个人都会成长得更快,达到单个个体无法企及的高度,最终实现社群内的共赢。
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星主是如何运用星球的:
1、「真知拙见KnowledgeHot」合伙人 Shotgun 的分享
我是星球 “真知拙见KnowledgeHot” 的合伙人,代表星球内的三十多位嘉宾来介绍下我们的一些经验。
因为知识星球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社群,类似 “真知拙见” 这样的专业星球,成员只有三千,每天在线的星友大概是一千多,所以星球的活跃度一直都是很大的挑战,特别对于负责输出内容的嘉宾来说,看不到点赞回复,会严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。
为了应对这种情况,我们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尝试了很多方法。
首先真知拙见星球采取了按照内容输出获取报酬的模式,每个月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,分配给当月的精华内容输出者,对于更新超过 4 条的嘉宾,还有额外的任务达成奖励,这使得真知拙见从来就不缺精华内容。
为了鼓励用户提问,真知拙见星球规定:提问如果得到优秀的回答,那么提问者也算贡献了一篇精华,同样可以拿到稿费。星球近期也吸纳了一位积极提问的星友成为“提问嘉宾”,享受与其他嘉宾同等的待遇。后续星球还打算推出荣誉嘉宾的称号,对于每个月内评论、提问、点赞、分享等最高的用户可以临时给予一个月的荣誉嘉宾身份(也等于给了一年的免费期)。
其次,积极从星友中吸纳嘉宾参与输出:星球创始的嘉宾可能因为学习,工作,生活等等原因而无法持续提供优质内容,如果不能处理好这样的事情,星球的发展就会后继无力,因此我们定期从星友中选择有能力、有意愿输出的人,加以鼓励,在他们内容质量和数量达到嘉宾要求后,及时吸纳他们成为新嘉宾,迄今为止,真知拙见已经吸纳了近十位新嘉宾,他们现在也是星球内容更新的主力。
由于“真知拙见”是由海内外专家学者发起的知识社群,很多时候嘉宾写的内容会不自觉过于硬核,导致用户出现畏难情绪,不敢提问,不敢评论。
对此,我们近期在星球内修改了精华标准:对于嘉宾发言,只有在获得其他三个以上嘉宾点赞,并同时获得三个普通用户点赞,才能被收录为精华。普通用户发言则只需要三位嘉宾认可就可以列入精华,这可以让嘉宾在发言前会更多考虑内容是不是符合普通星友的兴趣。
此外,星球内的嘉宾们还提出了一些小技巧来帮助提高用户活跃度,例如,可以让嘉宾在回答问题的时候,保留一些内容,作为提问让用户参与,然后在 48 小时后再公布答案。
提高星球活跃度的方法有很多,我们也在不断摸索,大家也可以加入我们的星球实时观摩或者提出宝贵建议。
2、「星球学院」 合伙人思南的分享
作为知识星球的工作人员,我也默默旁观了很多星球从创建到发展的过程,针对这个提高星球活跃度的题目,也来抛出一些个人的浅见。我从个人的角度看,一个普通用户活跃度比较高,星主不用特别维持依旧很活跃的星球,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「这个星球有着互惠互利的共生点」。
爱心当星主和普通成员之间的回报是相互的,星球的自运营生态才能真正建立起来。
拿我加入过的星球来说,自运营生态做得比较成功的星球,就有邵云蛟的星球[旁友圈PPT],粥左罗的星球[粥左罗和他的朋友们],鉴峰的[每日运营案例库]。
▌邵云蛟的星球为了鼓励优质内容的创作,会把高质量内容进行精选和打赏,会用自己的渠道给优质内容进行外部曝光,会主动给星球成员介绍、挑战甲方项目,每一次甚至会给出几百元的奖励。
▌粥左罗的星球同样会对高质量内容进行精选、打赏、外部渠道的曝光,特别的是,他们星球现在的合伙人就是从众多优质内容创作者中选拔出来的,一个让普通用户也有机会成为星球合伙人的上升通道,可以说是吸引力特别大了。
▌在鉴峰的星球,对高质量内容进行精选、打赏、外部渠道的曝光也是最基本的运营方法,更特别的是,他们针对自己目标用户(多为运营营销相关工作从事者)的需求,设置了一个一周优质IP推荐榜,在置顶帖里,给优质内容作者一个曝光、介绍自己的机会,一个“发广告”,打造个人品牌,连接更多人脉的机会。
总结一下,以上这些提到的运营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就是「普通用户在星球内创作的优质内容越多,他就能在社群内获得越大的价值」。
不知道你的星球中,普通用户与你互惠互利的共生点是什么呢?如果还没有找到,不妨从此刻思考一下吧!
有好的方法也欢迎加入「星球学院」和大家分享。
3、「创业笔记」星主 wulujia 的分享
我翻看手里的星球列表,记录看到的一些点——本来想写多一些,后来想想,只写下我觉得最重要的几个点,或许也就够了,过犹不及。先说几个大点:
* 流量很重要。在知识星球的“财富榜”上,排名靠前的几位,要么此前扎扎实实有众多粉丝,要么在经营收费的知识星球(盈利性产品)之外,还会同时经营诸如微信公众号、喜马拉雅、知乎、抖音等,甚至还在一些传统媒体有专栏(导流型产品),同时几乎每篇免费内容都会引导用户加星球——长尾还是能带来持续收益的。按此前有些研究的观点,社交媒体上的 100 个人,只有 10 个活跃,1 个提供有价值的内容,因此一个活跃星球,需要有“基础流量”。这个基础流量就是能提供内容的活跃用户;
* 需要有能够持续迭代、常变常新的内容池。这个观点之前亦仁提过一个词叫“采铜于山”——拿他的“生财有术”星球来说,时代在变化,公司或个人挣钱的方法(甚至套路)也在变,一直有新人在新方向上尝试新方法,这就是好内容池;
* 需要经营。几乎没有社群能够在不加经营的情况下良好地运转——就算有了人、有了内容池,还是需要有一定的设计、组织。这里的经营,对不同社群(星球)来说,可能都是不一样的——有的每月定期“版聊”,有的邀请嘉宾入驻分享,有的勤奋服务解答问题,有的通过作业设计拉动活跃,有的鼓励优质内容给赞赏并转发公众号……
再说一些可能的“术”:
* 定期布置作业——比如闫璐老师,在她的星球布置摄影作业,同学尝试拍摄,之后点评、拆解细节、讲解,大家讨论;
* 降低“仪式感”,让人“敢说话”。很多人进入一个新环境,不敢随意发言,如果这时星球里非常严肃,全是星主一个人在发言,而且说的内容很高大上,那可能反而让大家却步;
* 鼓励自我介绍——但别是干巴巴的自我介绍,可以生动些,讲讲自己的故事,讲讲愿意给大家带来啥,讲讲希望在社群里获得啥;
* 星主或嘉宾不定期针对某个话题做深入解析——可以在主题里简短发几个字,评论里面不断跟,同时鼓励大家输出自己的观点;
* 对优质用户有鼓励——免年费、赞赏、内容转载到公众号或微博等等,很可能会让大家热情更高。
运营的方法应该非常多,但其实我不专业,就抛砖引玉了。欢迎加入我的星球与我一起继续探讨。
声明:如转载,请注明本文链接,谢谢合作。
封面图来自Pixabay,基于CC0协议 最后编辑于 2019-12-13

发表评论
*
已有 0 人参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