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声明:本文转自“韩利深夜聊运营”知识星球,了解更多,可关注知识星球,如有侵权,可联系删除
键盘 提问: 韩叔,用户运营概念,我总没弄懂。跪求解答。 比如,我们定义一个预流失用户,先是参照活跃用户为标准, 如果一款阅读产品,一个活跃用户定义是一周至少登陆2次,阅读时间是2小时。如果一个活跃的用户这周突然没达标这个数据就是预流失用户,但这个活跃的两个数据到底是怎么定义出来的,有没有具体的方法 还有,如图,——用户生命周期,为新手期,成长期,成熟期,沉睡期,流失期。除了新手期,其他四个期间到底怎么用数据定义。这个数据到底怎么出来的。有没有一天标准的分析思路,来界定这些数据的方法
好问题,回顾一下此贴:https://t.zsxq.com/zZZv3BA 这是如何定义流失的,尤其是里面说的拐点,用在定义活跃,成长、成熟一个道理。
多说两句:每个公司定义都不一样,属于内部的一个标准,没有通用标准,两个作用①数据驱动策略②KPI管理。尤其是活跃,越严格,越具有指导意义:https://t.zsxq.com/yNNjIuZ
如果您参与过指标定义类的会,就会发现,背不同kpi的人总会把自己的指标定义的“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触达”呲牙,所以最后实际上都是高层拍板,业务至上,我那时候是这样的,比如我们原来做招聘APP,老板突然一天问我们:你说我们看活跃有意义吗。那时候我们定义的活跃是打开即活跃。所以,老板说的意思就很明白了:登录对业务指导不大,投递才是业务价值,所以活跃要定在离业务价值最近的那个指标上,产品和运营策略重心才会跟上,举个例子,推送策略,原来推简历怎么写,怎么面试,后来直接推职位信息。
打开微信扫一扫
查看Ta的更多精彩分享
封面图来自Pixabay,基于CC0协议
文章来自「 韩利深夜聊运营 」 星球,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加入星球查看。

发表评论
*
已有 0 人参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