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声明:本文转自“互联网知识经济社群”知识星球,了解更多,可关注知识星球,如有侵权,可联系删除
方军 2018/12/28
论思想及个性之难
周保松
我留意到,现在网路媒体很流行一些思想速成节目,声称消费者只需付出很少的金钱和时间, 就可以轻松拥有上下数千年的学问和思想。
我明白这类节目有很大的市场需求,同时在知识普及上起到很多作用。不过,如果有人希望通 过这类文化消费,便能轻轻松松地成为有思想有见地的人,我认为不大可能,甚至适得其反。
这个时代,要获得海量资讯很容易,古今中外经典著作的电子版也睡手可得,但真的学会思考 却很难。这里所说的思考,并不抽象,就是你对你关心的问题有清楚了解并能清晰表述,并能
就这些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,而非人云亦云。为什么那么难?这牵涉到一个学习的问题:即使所有伟大思想就在你眼前,你要真正了解,还 是必须有个认识、消化和沉淀的过程,然后结合你的人生阅历,才有可能形成一点一得之见。
这个过程,很漫长,而且荆棘满途。我们甚至可以说,挫折、孤独、自我怀疑、绝望,几乎是 形成自己想法的必经之路。这是一个让学问走进自己生命的历程。作为文化消费者,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,我们总是希望省去这个过程,又或者付出的努力愈少 愈好。问题却在于,这个过程很难省掉。你省了,思想便进不来。所以,消费愈多即食之物,
你很可能愈容易从众,也愈容易知性倦怠,因而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批判性。经常有年轻朋友问我,可否提供一张思想书单或干脆告诉他们怎么生活。我明白这些朋友的焦 虑,但我实在没法就此提供一个标准答案。以我的粗浅体会,阅读也好,生活也好,真的没有 捷径,也没有权威可以指导一切,而是得靠自己摸索。别人的经验和建议,最多也就是参考,
而你自己的生命,必须靠自己活出来。
密尔US.Mill)在《论自由》第三章认为,只有经过自己的反思和认可,并通过“生活的实 验”找到属于自己的路,你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个性。个性,英文叫individuality,就是作为独 一无二的个体,你能活出自己的性格。密尔甚至认为,人只有发展出个性,生命才有幸福可但人要怎样才能活出个性?
这是个大问题,既是个人的,也是教育的,更是政治的--尤其在这样的时代。
更多内容需进星球查看
打开微信扫一扫
查看Ta的更多精彩分享
封面图来自Pixabay,基于CC0协议
文章来自「 互联网知识经济社群 」 星球,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加入星球查看。

没有了哦,欢迎您的投稿~
发表评论
*
已有 0 人参与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