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声明:本文转自“火花”知识星球,了解更多,可关注知识星球,如有侵权,可联系删除
1. 你最喜欢的产品是什么,优点和缺点
观察你是否了解过其它产品,是否能够积极去了解学习其它产品的优点,侧面了解你作为一位设计师你观察的视角,你更多关注视觉表现层,情感化设计,还是交互体验逻辑,还是产品敏锐感,还是综合能力的人,通过你的描述基本可以分析出,个人设计认知和见解,如果你说一些比较虚的,说不出点实实在在的干货,面试官会对你进行期望值降低。
2. 你离职的原因?
面试官会考察几个方面,你是被辞的吗?能力问题还是公司部门调整?还是你想更好的平台发展?
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,漫不经心,很多人会因此放松警惕,开始批判前公司。加班太多啦、架构混乱啦、空间太小啦、工资太低啦……
殊不知,这样是大错特错。
切记,你所有关于前公司的批判,都很可能被对面的面试官自动对号入座。
你说前公司加班太多,面试官会想:如果我们需要加班,你是不是会不愿意?
你说前公司工资太低,面试官会想:如果有别家开了更高的工资,你是不是就跑了?
你说前公司发展空间太小,面试官会想:你是不是太容易好高骛远?
……
很有可能,你说得越起劲,其实自己的分数也掉得越厉害。
更何况,离开一家公司之后,不在背后对其过分地说三道四,也是最基本的礼貌。你在前公司拿了那么久的工资,人家也没怎么欺负你,回过头来把人家说得一无是处,让别人怎么想?
这个问题最好应该怎么回答呢?从你个人的角度去回答。
比如,你从乙方跳到甲方,就可以说:因为你的目标规划是在甲方发展,只是先在乙方学习一段时间;
比如,你从小公司跳到大企业,就可以说:希望到大企业来学习系统、规范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架构;
比如,你从媒体跳到APP,就可以说:希望进入互联网行业发展,在高节奏和高密度的拼搏中磨练自己……
简而言之:从个人的角度出发,着重于目标、规划和发展,强调前公司和当下这家公司的差别。而不要着眼于前公司那些不好的方面。
如果实在不行,实在找不到任何理由——你就说家离前公司太远,每天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也可以啊。
总之,不要留下任何可以被面试官用来发挥、做文章的地方。
当然,这里要强调两点:
不要撒谎,不要为了进一家公司而胡编乱造;
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课。
我就遇到过一位求职者,非常真诚地说,前公司太稳定了,她希望在一家小而美的初创团队里面打拼。她甚至讲了很多对弹性、自由、高效的工作环境的向往和理解。然而我不得不告诉她,第一,我们公司已经有好几百人了,一点也不小;第二,我们公司已经D轮了,也不算初创了……
3. 说一下你的缺点和优点
很多都是教你「正话反说」,把一些不太严重的缺点——甚至是优点,包装一下说出来。比如「我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」「我的缺点是工作起来比较废寝忘食」「我的缺点是对事情的要求很高,一定要做到极致,所以有时跟人相处不太好」……
不是只有你会看面经,HR 和部门经理也是会看的好吗?
如果你真的这样回答,99% 的情况下是一定会扣分的——无论你说的是真是假,无论你有没有隐瞒你的其他缺点,面试官都会觉得:「这个人在耍滑头」。
这是面试过程中的大忌。宁可诚实地暴露出一些不太完美的地方,也不要让人觉得你太假、太刻意。
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很脆弱的。如果你这样回答,只会令面试官对你的其他回答产生疑惑:这些会不会也是包装过的?
那么,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回答呢?
最好的方式,是按照这样的模式:
诚实地说出自己的缺点;
坚定表态自己正在努力克服和改正;
用一个具体的案例证明第 2 点。
人总是有缺点的,不要惧怕暴露出来。只要你能够通过你的努力,在工作中掩盖你的缺点,尽力让它的影响降到最小,它就不是问题。
记住:没有一个团队要的是百分之百完美无缺的人,他们要的是「性价比」最高、能够为团队创造最多价值的人。「有缺点」从来不是一个团队考虑要不要人的关键因素,只是看这个缺点是否致命、是否会对工作造成难以弥补的障碍、是否会大于这个人能够带来的价值。
给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回答:
面过一个人,是按照项目组长来面的,问她的缺点是什么,她是这样回答的:
我最大的缺点是有些独断专行,不懂放权,经常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很琐碎的细节上面,导致工作效率很低。后来,我明白这是由于我对团队伙伴的能力不放心,觉得他们做不好,所以凡事都亲力亲为。了解到这一点之后,我定期给他们召开培训,把我的工作方法分享给他们,还指定了一位副手,让他去协调和统筹他们执行的细节,我则把精力集中在战略方向和跟进结果上。现在这种情况比之前改善了很多,效率也得到了提升。
简直无懈可击。
有问题并不可怕,只要能解决,它就不是问题。
4. 你最满意的作品是那个?
面试官甄别你的最高能力,这一点比你评价其它产品优点还要重要,也是证明你设计能力的一关,所以请一定认真对待,找一个比较拿手的作品,随时备着,提前想好怎么阐述该作品的优点。
5. 你的职业规划是怎样的
观察你的职业规划稳定性,看你做事是否有计划,有目标,尽量实实在在的讲自己的规划,相信每个设计师或多或少都会进行规划,在这里你可以提你的短期 中期 长期的职业规划,毕竟市场需求也会不断变化,以此你要进行动态调整,另外表现出你的职业发展专注性,T字发展,一专多能的职业发展的路径。
6. 你是否在意加班
观察设计师的抗压能力,和产能,别招你进来发现不认可加班文化,不匹配岗位需求,以免后面扯皮,加班的意愿会和是否能吃苦挂钩。
7. 过两天给你消息
50% 概率你可能挂了,如果面试官对你比较热情切送你离开,尽快给你消息的话语,还是有机会的,这个时候应该是有候选人需要和你竞选,从薪资、能力、匹配度进行考量。
8. 说一下你自己的优势
优势毫无疑问你的核心竞争力,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卖点了,怎么营销自己了,让企业愿意录入你。
吃苦耐劳,积极主动,沟通理解能力,执行力,设计方法论,设计思维等这些都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好的印象和加分析,这些都建立你的设计能力和作品好的情况下。
9. 你期望的薪资是多少?
A. 如果你手上有其他 offer 会增加你的筹码
B. 先问HR薪酬福利,五险一金,年终奖。期权股票大部分属于画饼
C. 估算自己合理薪资的告知 HR,如 HR 说比较困难,可以阐述你的价值和贡献度,及你上一份工作的薪酬水平。
D. 如果无法给出你期望的薪资,那么可以判断,这个老板很难工作中给你其他与你匹配的资源支持。
10.面试被提问:你在工作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
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拎出来讲呢?主要是因为,这个问题能看出你真正做了些什么。
很多求职者在被问及「负责什么」、「业绩如何」时,往往会略微夸大一些。这本来也还好,但是如果吹得太夸张,就很容易栽在这个问题上。
为什么呢?因为很多工作究竟怎么执行,只有真正投入进去才会知道,很多障碍也是只有执行者才能了解。几十万的项目跟几百万的项目,复杂度、范围、管理难度、操作难度都不是一个级别的;十个人的团队,跟五十人的团队,带起来也完全不是一回事。很多人可能会观察别人的方法、经验、习惯,说起来也像模像样,但唯独只有「碰到什么困难」这一点观察不来。因为这一点很少会在平时的工作中显现出来,它只存在于思考之中。
还是举个栗子吧。
某个人自称带过一支七八人的编辑团队。从策划、选题、采编、制作到上线、运营、推广,全部包办,由她一手统筹。于是问她,那你在管理团队的时候,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?
她思忖了一会,说,应该是分工吧。怎样合理地根据下属的能力、专长,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、时间限制,合理地安排他们的工作,让每个人尽量饱和又不过于繁重,是最大的难题。
听到她这么说,我立刻就觉得,她应该没有真的带过团队。于是,又问了几个细节问题。到最后,她不得已只好承认,说自己只是负责分配一些任务,并没有太多的团队管理经验。
任何一个带过团队的人都会知道,你可能遇到各种问题——比如团队伙伴不信服你、老资历员工阳奉阴违、成员之间彼此不对付、各种拉帮结派、听不进别人的话、大家的目标不一致……等等等等,这些都很正常,但是,你唯独不可能遇到「分工」的问题。为什么?
因为合理地根据能力、专长和任务要求进行分工,这根本就是团队管理者最最基本、最最日常的工作——这就好比听到一个数据分析师说:
我最大的困难就是使用 EXCEL。
如果连这个都觉得有困难,那也就不可能带好团队。
说回问题。
这个问题要怎么回答呢?最好的方式,就是跟其他涉及到具体工作的问题一起,别太夸张,诚实一点。做过什么,结果如何,遇到过什么困难,如何克服,不要讲任何自己没有把握的东西。
HR 就算了,你要相信,坐在你对面的部门主管,肯定是比你专业的,哪些事情做没做过,做得好不好,只要面试官想追问,几个问题下来,总是能问出真实结果的。
打开微信扫一扫
查看Ta的更多精彩分享
封面图来自Pixabay,基于CC0协议

发表评论
*
已有 0 人参与评论